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卓越头条 >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下沉警力、汇集合力、提升效力”做实社区警务队 筑牢“主防”根基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4-12-090

恒口示范区地处安康市重点发展区域月河川道核心地带,经济活跃度较高、辖区22万多人口且流动性大,加之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显著,存在人群结构和社会情况复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等实际。2023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恒口分局直面传统警务模式难以最大限度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的突出问题,顺应“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围绕“降警情、控发案、保平安”,以“下沉警力、汇集合力、提升效力”做实社区警务队,切实把警力放到群众身边、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社区警务队组建以来,锚定现代警务模式创新,深耕基层社会治理主攻点,全区各类警情同比下降3%、刑事案件下降47%、治安案件下降25%、社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7%、重大刑事案件零发案,平安建设满意度(公众安全感)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聚焦“有人防”,下沉警力促全域覆盖

全力推动警力向派出所倾斜、向社区前置,以基层警力“专起来”牵引社区警务“实起来”,畅通基层警务“神经末梢”。

优化警力配置。压缩区局机关警力,将40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民警补充到辖区恒口、大同、梅子铺3个派出所组建专职社区警务队;争取示范区招录近百名辅警,充实警务队人员力量。明确社区警务队由派出所所长直接管理,“不参与派出所值班、不负责派出所办理案件”“民辅警非提拔或因工作关系调出分局,原则上三年之内不得随意调动调整岗位”等规定,变“下社区”为“在社区”,打造最小安防单元。

配齐警务装备。加大经费投入,为3支社区警务队购置40辆电动自行车、50部执法记录仪、50套单警装备。开发“恒口公安社区智慧警务助手”,加强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实现在线调度和警情录入,减少了社区警务队在社区和派出所之间来回奔波,确保有充足时间、充沛精力专注主责主业。

强化职责落实。按照“社情民意摸排、治安巡逻防控、宣传防范预警、矛盾纠纷化解、服务辖区群众”等工作分类,制定社区警务队22项职责任务,同步建立主责清单、工作流程图,出台《社区警务队工作制度》等文件,明确“每天下沉到村(社区)原则上不少于8个小时、每周走访群众不少于100人、每月对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不少于10人次”等要求,让“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制定《社区警务队考核办法》,建立“派出所考核+治安大队联考+群众评价”考评体系,对每名民辅警的工作业绩每月集中晾晒、每季度汇总通报、年底依据考评结果兑现奖惩,累计给予5名优秀民辅警市区公安机关表彰奖励,对4名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辅警提前三个月晋升了层级,引领激励社区警务队每名干警切实尽职尽责。

聚焦“防得住”,汇集合力促全面融合

凝聚党群力量,打造专群结合、共护平安的联防体系,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职能融入。推行“共治警务”建设,3名派出所所长任恒口镇党委委员或镇长助理,撬动司法、综治等部门参与社区警务工作,37名社区民辅警进村(社区)“两委”班子与村(社区)干部一体作战,将警务工作纳入村(社区)日常议事内容,从体制上增强协同力度。

力量整合。整合1000多名治安协管员、网格员、保安员等,组建“1名民警+2名辅警+N名保安员、志愿者、楼栋长、治安积极分子等防控队员”的群防群治队伍96支,协同开展巡逻走访、纠纷化解、宣传教育等社区警务工作。建立能力提升制度,分层分级定期对社区警务队民辅警进行基本业务培训,推动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信息应用、懂群众心理,做到会排查化解、会应急处置、会管理服务、会宣传发动;同步加强对防控队员知识培训和磨合训练,使其快速适应并主动配合民辅警开展日常警务工作。

网格赋能。实施“警格+网格”“警格+企格”“警格+校格”工作模式,通过联动巡逻、共享信息、委托代理等方式,消除网格之间防控盲区、信息壁垒和职能边界,确保线索第一时间归集,矛盾第一时间介入,问题第一时间处置。注重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与社区警务有机融合,构建24小时在线的小探头视频监控,畅通“毛细血管网”。比如,大同派出所开展“小探头、云治理”工程,在辖区安装12000余个小探头,社区警务队使用小探头快速掌握现场情况360余次,协助破案71起,收集关键证据62起,帮助查找走失老人儿童72人次。

聚焦“能防好”,提升效力促全程可控

聚力“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促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联排风险隐患。围绕防火、防盗、防骗、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五防”,反恐防暴、反邪教、反黑恶犯罪、反非法集资、反拐卖“五反”,以及禁黄、禁赌、禁毒、禁交通违法、禁燃禁放“五禁”等,综合运用线上融媒发布、线下入户走访等方式,累计走访7100余户、3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9000余份,推送相关小知识1800余条,成功阻止电信诈骗案件12起。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地毯式、高频率检查各类行业场所840余家次,消除隐患121处,确保安全防控不留空当、隐患排除不留缝隙。

联调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社区警务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重点关注有风险的“人、事、物”,及时介入不安定因素、各类矛盾纠纷苗头,将大量的非涉案警情在社区直接处理、1400余起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最大程度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建立“回访机制”,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在15天内至少回访一次,对婚恋、家庭等易“复燃”及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存在扬言报复等情况的矛盾纠纷,增加回访频次,有效防止“小矛盾”演变为“大事件”。

联办为民实事。持续优化便民服务措施和提升为民服务能力,通过入户走访、发放联系卡、公布联系电话等方式,规范开展户口管理、居住登记和身份证、居住证办理等工作;建立“警网联动平台”,创建微信在线服务、关联警务小程序,24小时“不打烊”为居民提供户籍、临时身份证、居住证等网上办理服务,切实提升社区警务工作实效。聚焦当好护航项目企业发展“暖心人”,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累计为项目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2件,代办帮办领办公安政务服务32件,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56件,让“有困难找社区警务队”成为企业第一选择。(来源:安康学习平台  李祎沛)


责编:朱刚

编辑:李亮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