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位于长武县巨家镇,上千亩吊干杏进入采摘旺季,农民们抢抓农时采摘销售,喜迎丰收。
走进巨家镇马家村吊干杏种植基地,一幅硕果累累的丰收图映入眼帘。一颗颗色泽鲜艳、个大饱满的杏子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杏、运杏;在分拣包装区,10多位工人正对刚刚采摘下来的吊干杏进行分选、称重、包装,随即由专人运到冷库,再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到各大城市,确保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吊干杏。
长武县凌峰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孙联锋说:“我们的吊干杏产量稳定,今年是第三年挂果,预计亩产商品果500公斤,亩均产值达6000元。2025年将达到丰产期,亩产商品果可达1000公斤,亩均产值可达12000元……”
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巨家镇就以“支部+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发展,引进陕西凌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余亩,种植吊干杏,建成了千亩吊干杏产业园区,配套建设150吨气调库1座,倾力打造以吊干杏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
“现在消费者都追求绿色食品,我们给吊干杏施的全都是生物有机肥,降低了农药残留,这种果子价格优势很明显,消费者比较认可。目前我们的吊干杏在市场上的价格为每斤20元左右。”孙联锋说。
吊干杏采摘周期一般在25天到1个月。目前,种植基地吸引了上百人务工。来自马家村的村民杜毛女告诉记者:趁着农闲,到吊干杏种植基地打工,每天都有不错的收入。杜毛女说:“我在这儿工作一天可以拿到120元,中午还管饭,一个月可以挣3000元,活不累,收入挺不错的。”
凭借一身“甜”功夫,孙联锋种植的吊干杏成功跻身水果高端市场。目前,吊干杏已经成为当地推动群众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孙联锋说:“吊干杏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林果产业,今后我会带领我们的合作社,带动附近的农民群众,一起把吊干杏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人人增收,人人致富。”(咸阳日报)
责编:朱刚
编辑:王辉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