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中市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努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三进五抓”公共就业服务机制,持续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万余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5.5%和7%,居全省前列。
突出“三进”,打造多层次就业服务便民圈。深化就业服务进园区,健全人社部门领导包联服务园区企业制度,成立3个市管园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人社政策宣传、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和业务办理进园入企。引导17家民营人力资源公司、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入驻园区提供服务,探索园区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和“共享用工”模式,实施人社服务“互联网+园区”行动,构建“一站式”园区企业服务体系。在产业园区设立培训中心20个,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94个,新建产业学院2个,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4个,培养高技能人才1336人。创新开展“七送七降两提升”援企稳岗服务行动,顶格落实稳岗返还资金2985万元,惠及企业单位1617户8.3万名职工。建立人社专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全市575名人社干部包联服务751户重点园区企业,帮助招工引才1.6万余人。探索就业服务进社区,实施就业服务提质工程,建成14个零工市场和6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配备49台就业服务终端机,实现“人岗精准对接、就业一键匹配”。深化实施“五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开发“就业在汉中”智慧服务系统,打造城镇1公里“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开展“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系列招聘活动,征集发布本地就业岗位12.3万个,1.8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培育打造“一县一品”特色劳务品牌20个,带动就业近40万人,创造经济效益140亿元。推动就业服务进校园,实施高校毕业生融入汉中计划,率先在驻汉的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航空职业技术院3所高校建立“高效就业服务驿站”,推行“校企直通车”服务,实施职教院校访企拓岗行动,构建企校“点对点”就业服务体系,吸纳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10400人。
聚力“五抓”,构建全过程就业服务保障网。抓技能培训促就业,聚焦汉中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成立全省首个技工教育联盟,统筹优化职教院校和培训机构专业设置117个,将职教院校课堂搬进企业生产线,推行培训补贴“三挂钩”和机构管理“红黑榜”等制度,培训后技能人才就业率由2022年的36%提高到今年的70%。全年开展技能培训3.7万人、技能鉴定1.5万人,汉中市荣获2024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三名佳绩。抓招聘服务促就业,持续开展常态化专场招聘、“点对点”观摩招聘、休闲式“夜市招聘”和不间断“云上招聘”,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7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8.56万个,实现本地稳定就业2.1万余人。抓扶持创业促就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开展创业培训7800余人,培育创业孵化基地89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5亿元,扶持创业实体1936个,带动就业1.27万人。抓精准帮扶促就业,建立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和困难群体“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帮助12824名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和4864名特殊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人口务工稳定在35.2万人左右。抓劳动维权促就业,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欠薪治理闭环保障机制,建成5个县区仲裁院调解中心、147个镇(街)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6个企业调解中心。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培育劳动关系协调师190名,推荐全省金牌协调员49人,金牌协调社会组织4家,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99.83%和71.35%。持续开展欠薪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和冬季治理欠薪专项行动,实行工程建设项目“两个纳入”监管和“ABC”分类评定制度,全市排查项目企业9694个,查处欠薪违法案件647起,为2165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2151.6万元,“全国治欠平台”欠薪线索办结率达98.6%。( 赵斌)
责编:李文芳
编辑:付优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