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横流,岁月成碑;岁聿云暮,寻迹过往。回望2024年,奋斗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
安康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表现突出集体、“153”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机制、“书记项目”“八大工程”、爱心托管驿站……一个个年度关键词,串联起白柳发展中的闪光记忆。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以基层党建“突破提升行动”为契机,创新“153”工作机制,一体推进“两强一好”示范体系建设与“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构建起“党员分类—教育管理—量化考评—结果运用”的党员管理模式,全年开展“薪火相传”主题党日活动、线上民主议事活动等60余场次。推动实施“书记项目”,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基层党建难点、痛点问题,谋划实施41项“切口小、有难度、示范强、能落实”的“书记项目”已完成35项,解决群众反映问题40个。
发展动能有效释放
锚定新型材料工业重镇建设目标,新森林生态农业中药材初加工、润农饲料生产线改扩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西沟河村农旅康养度假村建设、白柳片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里片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及附属设施建设等一大批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的项目如期启动、竣工或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打好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精准招商等“组合拳”,全年共收集项目线索10条,招引项目4个。围绕“烟草种植、畜牧养殖、特色林果、中草药种植”四大主导产业,新增庭院经济示范户200家,特色民宿1家,王家大院获评国家级丙级民宿。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以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探索亲企、惠企、安企的创新举措,聚焦企业职工子女寒暑假托管难题,以“教育+托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创办企业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累计服务托管儿童60余人,获得省总工会、安康市妇联、文广旅游局等10余个部门的肯定。坚持实行专班责任制,建立“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张图表、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过程全方位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截至年末,全镇完成规上工业企业产值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限上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额达0.76亿元,累计培育“五上”企业3个。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持续深化“三单七步”工作法,全年转移就业6608人,自主创业207人,落实各类公益岗位256个。全年开展抖音电商、农业技能、烹饪等各类培训30期120人。低收入群体、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等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兑付到位。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好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靶向施策,重点解决集镇改造提升、大沟治理等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成功将各类“问题账单”变为群众的“幸福清单”。
居住环境更加宜居
以被列为安康市连片整治村容村貌试点镇为契机,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三治相融”机制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坚持“群众主体、镇村主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经济节约”五大原则,以国道周边环境治理为主线,辐射公路沿线集镇区域,启动连片整治提升村容村貌行动,累计拆除旱厕、杂乱建筑等60余座,美化院落50余户,新增绿化面积7600平方米,新修公厕5座。推动全镇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到“时时美”的持续转变。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以“三力联调”“五个群众”行动和“五子工作法”“321基层治理”等一批成熟经验做法为指引,探索“三网共建”基层治理模式,构建基层治理“信息网”“服务网”“管理网”,排查矛盾纠纷72起,化解72起,处理信访工单211件。深入村组院落、学校、企业商户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扫黑除恶、防范电信诈骗等专题宣讲72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
推动乡村幸福蝶变
以孝义善举工程培育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组建17个群众“自乐班”,以“文润白柳 艺惠万家”为主题,先后组织参与“我为家乡代言、共话和美乡村”路演大赛、旬阳市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江森源杯”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以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为节点,采取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主题演讲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次。群众精神风貌持续改善,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作者:田琳 谭笑)
责编:朱刚
编辑:王辉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