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法治建设 >

澄城县人民法院:邻里纠纷终化解 法院执行促和谐

来源:卓越陕西网|发布时间:2025-03-180

近日,澄城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因邻里矛盾引发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执行法官通过释法明理与柔性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被执行人自觉履行赔偿义务,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11122

案情回顾

2023年6月,澄城县某村村民雷某与蒙某因琐事发生肢体冲突,导致雷某肋骨骨折六处以上。经法院审理,蒙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判决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6655元。刑事判决生效后,雷某就民事赔偿部分向澄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蒙某已刑满释放,多次表示“坐牢已是惩罚,不可能再赔钱”,情绪异常激动,甚至扬言要报复申请执行人。面对执行僵局,执行法官并未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深入走访村委会,了解到被执行人蒙某在本村长期我行我素、横行霸道,双方在发生肢体冲突过程中申请执行人雷某给被执行人蒙某的部分财产也造成了损失。为彻底化解纠纷,法官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联合调解”模式:一方面联合司法所、村干部对蒙某进行法治教育,告知其拒不履行将面临纳入失信名单、司法拘留等后果;另一方面向雷某释明执行风险,劝导其适当让步以化解积怨。
3322
因申请执行人雷某行动不便,执行法官多次往返于双方当事人家中,经过连续三天的调解,雷某主动放弃1000元赔偿款,蒙某也认识到自身错误,当场筹措15655元,并承诺不再因此事引发任何纠纷,双方在《执行和解协议》上签字确认。至此,这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农村邻里纠纷执行案件往往具有矛盾交织、情绪对立等特点,简单采取强制措施可能激化矛盾。澄城法院始终坚持“如我在执”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权益的同时,注重运用“情、理、法”融合的工作方法,既彰显司法权威,又传递司法温度,真正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来源:澄城县人民法院公众号   作者:王哲)

责编:朱刚
编辑:王辉




生成海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求真务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4247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