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巨家镇按照县委“三联共治”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要求,根据网格员“四必须、三及时”工作职责,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立“日调度、周例会、月培训、月检查”的工作机制,组织全镇15名网格员扎实工作、认真履职,促进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高效落实。
为树立先进,引导全镇网格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打造一支能吃苦、善奉献、敢担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现对六股路村张俊明、四合村曹小利2名网格员优秀事迹予以刊发宣传,让我们一起为先进点赞,向榜样学习!
扎根网格践初心 真情服务暖民心
——六股路村张俊明
在六股路村的阡陌巷道间,总能看到一个身着蓝马甲的忙碌身影,他就是村民口中的“贴心人”——专职网格员张俊明。自担任网格员以来,他始终将“群众事无小事”的信念镌刻心头,以“绣花功夫”深耕基层治理,用真情实意架起党群连心桥。
2023年4月,一场因农药喷洒引发的纠纷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村民王大妈在玉米地施药时未注意风向,导致邻地李大爷家80余平方米麦苗枯黄。面对李大爷情绪激动的“投毒”指控,张俊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顶着烈日实地丈量受损面积,分头走访两家了解实情,连续三天登门调解。通过“背对背”分析责任、“面对面”核算损失,最终促成赔偿协议,既维护了邻里情谊,又守住了法律底线。
同年秋收时节,村民老孙因农机无法进地耕作,想承包曹大爷0.15亩地作通道却屡遭拒绝。面对这个涉及土地权益的“硬骨头”,张俊明没有退缩。他三顾茅庐到曹家,推心置腹、锲而不舍,从农时紧迫讲到乡里情分,从法律政策谈到长远发展,最终就承包费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看着农机顺利驶入田间,两位村民紧握的双手让张俊明倍感欣慰。
在日复一日的网格巡查中,张俊明总结出“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的工作法。他的民情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晴雨表”,随身携带的调解包里永远备着政策法规手册。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2023年下半年成功预警化解矛盾纠纷11起,全村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
急民所急显担当 真情服务润心田
——四合村曹小利
四合村的街巷院落间,一身蓝马甲、一本民情日记、一个装满工具的服务包,是她走村串户的“标配”。从家长里短到急难愁盼,她始终以“群众安心我便心安”的信念,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成为村民眼中“靠得住的热心人”。
2024年5月19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四合村的宁静。独居老人李某家中水管突然爆裂,水流喷涌而出,瞬间漫过院落。看着满地狼藉,腿脚不便的老人既无法清理积水,又联系不上在外务工的子女,急得手足无措。慌乱中,老人瞥见桌角玻璃下压着的网格服务联系电话,颤抖着拨通了曹小利的电话。
“大娘别慌,我马上到!”电话那头传来曹小利沉稳的声音。她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疾步奔向李家,途中同步联系村供水管理员。赶到现场后,她顾不得泥水浸湿裤脚,抄起扫帚便清理院中积水,随后配合维修人员查找漏点、更换破损管道。从疏通排水到调试水阀,她全程守在现场搭手帮忙,直至夕阳西斜,确认水管恢复正常、院落恢复整洁后才悄然离开。望着曹小利沾满泥渍的背影,老人眼眶湿润:“要不是小利,我这孤老婆子真不知道咋办……”
这场“水管保卫战”的背后,是曹小利日复一日的用心耕耘。她深知网格内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最需关怀,便主动将联系电话留给每户人家;她坚持“一日双巡”,在家长里短的闲聊中掌握村民需求,随身工具包里常年备着扳手、胶带等应急物品。翻开她的民情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家冷暖:李婶家的屋顶需要补漏、村东头路灯不亮了……这些琐碎“小事”,在她心里都是“头等大事”。
“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这是曹小利最常说的话,也是她扎根网格的初心。从晨曦微露到夜幕低垂,这位80后网格员始终步履不停,用真情编织着基层治理的“幸福网”,让“网格蓝”成为四合村最温暖的底色。正如村民感慨:“小利就像自家闺女一样贴心,有她在,咱们的日子过得舒心!”
责编:朱刚
编辑:王丹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