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秦巴山区,春意正酣。连绵的青山间,镇坪县城关镇坪宝村林间,种植大户朱富香弯腰将云木香种子撒入土壤,身后的山坡上,30余名村民正忙着整地、播种、覆土。“去年村里引进的企业收获了几万斤云木香,收入可观,这不,我今年连忙种起来!”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容里满是期待。
这个深藏秦巴腹地的山区小镇,“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曾让世代耕种的百姓困守贫瘠。转机始于2022年,当镇坪县将中药材产业确立为“首位产业”时,沉睡的群山开始苏醒。两年多时间,全镇发展黄连、党参、射干、前胡等中药材2.9万亩,形成“大户示范、企业引领、全链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层叠群山中书写着“点绿成金”的传奇。
能人带动激活山林经济
4月21日,在海拔千米的坪宝村八坪山,种植大户任逢军望着新开垦的2000亩林下药田心潮澎湃。年初他与朱富香共同流转林地时,不少村民还在犹豫:“咱们这山旮旯能成事吗?”村支书谭仁海带着“三包”政策上门——包技术指导,包奖补落实,包互助资金、小额信贷支持,彻底打消了群众顾虑。
“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林下种植技术,种云木香每亩还有500元补贴。”任逢军展示着村上发的种植手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党参、云木香的生长周期管理要点。在朱富香和任逢军的引领下,仅春季种植期就创造30余个务工岗位,山林重焕生机,化作户均增收5000元的“聚宝盆”。
15公里外的白坪村,村支书吴万新正和村内大户胡树友、贺启良带领村民火热推进“药田革命”。通过流转全村500余亩林(土)地资源,推行“春播云木香、套玉米,秋植黄连及其他药材”的立体轮作模式,在提升土地产出效益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今年春季,80亩云木香种植便吸纳20余户村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万余元。
“现在家门口一天就能挣到150元,能顾家,有钱赚,还能跟着学技术!”脱贫户王仕银边覆土边笑着说。在他的记账本上,今年在药材基地务工的收入已达3000余元。
这种“能人领跑、群众跟跑”的振兴图景正在群山间延展。在新华村天麻种植基地,镇坪县永昭恒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夏明辉正指导村民铺设菌材、点种、培土,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每个种植环节都能创造就业,从开穴到采挖,村民一年有三季活干。”夏明辉介绍,首期6000窝天麻种植已带动20余户家庭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曾经的荒山薄地正蜕变为群众致富的“黄金药谷”。
全链发展引来产业蝶变
4月21日,穿行在友谊村海拔1100米的万亩黄连林下种植基地,层层叠叠的林下,村民们正忙着清扫落叶、整理垄沟。
这片6000余亩的林下药田,是“企业+集体+农户”合作模式的生动实践。陕西桂花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村集体负责土地流转协调,让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产业分红“三金”装入村民口袋。
“过去散户种植,既怕技术不过关,又愁销路不稳定。”友谊村支书张超指着标准化种植区介绍,现在企业统一供种、统一收购,还定期派技术员驻点指导。
更令人欣喜的是,村民中的“土专家”正在崛起,曾经外出打工的陶红友如今成了黄连基地的管护员,“三金”让他的年收入突破6万元。村民胡树森在基地学好技术后,自主发展林下黄连74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黄连大户。
随着前端种植规模扩大,后端加工链条也愈发红火。4月22日,走进陕西秦巴御康药材公司的加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中弥漫着中药材的清香,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工黄柏。
公司负责人吕贤国介绍:“我们的加工厂主要以葛根、前胡、黄连等中药材的粗加工为主,采用订单式生产,加工厂自运营至今,已累计加工药材产品3000余吨,销售产品2000余吨,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
龙头企业的深度参与让产业链条持续完善。永昭恒辉农业建设的黄连种苗繁育基地,年育苗能力可满足千亩种植需求;和册宁农业推出的黄连花茶等产品已投入市场;桂花能源在临镇建设的中药科创产业园,投运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这些实打实的产业配套,让镇坪道地药材的口碑越擦越亮。
药旅融合绘就生态图景
4月20日,友谊山庄内人来人往,药膳鸡、乌鸡炖天麻、苦荞粑粑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山庄负责人王瑛说:“周末房间全订满,药膳占营收的30%!”去年友谊村推出的“中药+康养”体验项目,已吸引游客上千人次,带动山庄增收15万元。
沿着友谊观景路而上,14栋巴山硒院民宿依山而建,推窗可见云海翻腾。“这里夏季平均气温22℃,空气负氧离子平均为33000个/立方厘米,前来度假康养的人络绎不绝。”南江湖旅游示范区项目经理杨婷介绍,按照“一中心五业态”发展规划,陕西桂花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建设月桂半岛、悬壶泉屋、大湖溪舍、芳心小筑秦巴汇和游服综合中心等多元化景点,将形成集药浴温泉、中医理疗、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康养旅游综合体。
站在友谊村制高点远眺,绿色药田如绸带缠绕山间,白色民宿点缀林海,蜿蜒的产业路像银链串起村落。“四季药旅体系已具雏形。”镇党委书记杨刚展开规划图,“春季推出‘花海药田观光’,游客可以参与药材播种体验;夏季打造‘清凉药谷康养’,开放中药理疗、森林氧吧徒步;秋季举办‘采药丰收节’,让游客体验挖黄连、采玄参的乐趣;冬季推出‘药膳滋补之旅’,结合巴山年俗打造庖汤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全季候的产业设计,预计游客接待量将同比增长30%。”
从“靠天吃饭”到“靠山致富”,镇坪县城关镇的中药材产业,正书写着秦巴山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答卷。当春风掠过药田,掀起层层绿浪,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正孕育着新的希望。(通讯员:张静)
责编:高志远
编辑:问建民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卓越陕西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卓越陕西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7749134140 电子邮箱:1607756458@qq.com